高王莊真的有一條水泥面的公路了,雖然不寬,兩側也沒有護欄,更沒有那些漂亮的綠化帶,更不是村裡的主幹道,甚至所通的位置還有些偏僻。但這絕對是高王莊交通史上標誌性的一刻,他貫穿在高王莊以南,土坡與農田之間,活像一條漂亮的白色絲帶。
這條路建起來之後,高原就不再後悔當初投資的40萬修路款了。便利的交通只是一方面,它為高王莊面貌所帶來的改變,才是更重要的。
有改變就意味著進步,回望去年夏天的高王莊還在為賣蒜髮愁,可是今時今日再看,村裡有了經濟強勁的大棚種植區,有了冷庫和蔬菜市場,有了水泥公路和彩鋼瓦的石材廠房,這樣的改變是所有村民都肉眼可見的,破舊立新,一場變革正在高王莊悄然進行著。
大伯是在下午的時候,將父母親人接回的村。高原也拋下了手頭所有的事情,叫著大江一起先去大佬丑飯店炒菜打包,然後帶到家裡,又在寬敞的院子里支起飯桌,一家人圍坐了起來。
高俊山坐在桌上,望著家裡嶄新的房屋發獃,病好之後第一次歸家的感覺,使他心裡產生了萬千愧疚。他恨不得趕緊忙活起來,拚命幹活以贖罪。
高原是個細心之人,他日夜牽掛的父親,如今又怎能不讓他多關註上幾眼?他看到了父親臉上難以言喻的愧疚,於是高原便說:「爸,現在村委正在建石材廠,這個項目由我負責,你身體要是沒問題的話,可不可以跟著我忙活忙活?有工資,去了之後還能賺錢。」
「讓你爸再休息幾天吧,這才剛出院,雖說沒什麼大礙了,可身體虛著呢。」俊蘭趕緊囑咐道。
「我身體好著呢,小原,爸回頭跟你過去,怎麼也得先掙點錢,給你媽買幾件花衣裳。」俊山發自內心地感謝兒子的妥帖,因為作為一個男人來說,能為家裡帶來收入才是最重要的,這能儘快奠定自己在家裡的地位,不至於像個廢人一樣生活,繼續被兒子和老婆養著。
緊跟著大夥就其樂融融的吃起了飯,獻忠跟俊山的感情很好,畢竟是年少時的發小,曾經的玩伴,與高原和大江的關係相當。
清美和俊蘭也在商議著棚里的事,這三月份一過,蔬菜黃瓜的生命周期就差不多了,最關鍵的是越往後越賣不上價錢,倒不如提早地把秧子拔了,種點兒夏季的時令蔬菜。
這時候高原就讓母親和大媽,發動大棚區的人多種蔬菜,因為北海那邊的市場,是需要四季供應的,即便價格沒有反季蔬菜高,但總歸是一項營生和收入。如此一來,老百姓常年手裡都能見到錢,這日子慢慢積累,不就越過越滋潤了嗎?
飯後大江一家也沒走,在高原家裡一直聊到晚上,才意猶未盡地離去。
時間趕在凌晨四點多的時候,姜工那邊來了電話,說是機器設備已經運到了石材廠,問高原北海那邊來的司機和技術員該怎麼安排?高原就先給大江打電話,讓他和大伯分別開車,接上這批人先去鎮上的旅館住下。
接著高原就起床洗漱,這設備到了廠里,他怎能不過去看一眼?他的動靜吵醒了父親,俊山也趕緊起床來到院子里問:「咋這麼早就起了?」
高原拿毛巾擦著臉笑說:「石材廠的設備到了,我得過去瞅一眼。」
俊山點點頭,就著兒子洗臉的水,也抹了兩把臉說:「我跟你一起過去吧。」
「爸,你多休息一會兒,等天亮了再去也不晚。到時候你沿著坡下那條水泥路,一直走到頭就是石材廠。」高原把毛巾掛起來說。
「我沒事,現在身體好著呢,陪你一起過去吧。」俊山甩了甩手上的水,便提前一步先出了門。
浩瀚的夜空下,天氣還是有些微涼,高原與父親並排走在鄉間的路上,心裡有種很莫名的踏實感。小時候走夜路,高原就極度害怕,缺乏安全感;以至於到了現在,他走起夜路還是不自覺地東張西望,總感覺後面有人跟著似的。
但此時此刻,父親那魁梧的身影環繞著他,使得高原真的無比心安。他想與父親簡單聊上幾句,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。
倒是俊山張開寬廣的臂膀,猛地摟住了高原的肩膀,並用力拍了拍。父子倆對視了一眼,接著便露出了淡淡的微笑。似乎不需要什麼言語,父與子的血脈相連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大江和大伯他們先開車來了廠里,正招呼鞏珺那邊的人,上車安排住宿。等大伯他們開車走後,高原才給父親簡單介紹了一下廠里的情況。
石材廠沒有鞏珺家那麼豪華,但場地足夠大。高王莊最不缺的就是荒地,何況近些年人們外出打工,不少農田都荒廢了。
廠房是經過高原和姜工精心設計的,採用的也是時下流行的鋼構材料。廠房共兩間,有一間還沒蓋好,場院南面是用彩鋼瓦搭建的簡易車棚,用於存放車輛和雜物,北面是三間小平房。兩間用於辦公,一間用作休息室。
石材廠大體的輪廓就是這樣,高原手頭的資金也只能建到這種程度。接著他讓王傳喜和姜工,先去休息室睡一會兒,自己則拿著單子,開著場院的燈,清點機器設備和土方車的數量。
忙完這些高原還要琢磨怎麼招工人,他的本意是優先把村裡,外出打工的青壯年叫回來一批,讓他們在家就業,這樣也能照顧到妻兒老小,同時還能培養出一批骨幹,為村子將來的發展做人才儲備。
於是他又開始設計不同崗位的工資標準,人事提拔和任命的制度。什麼活兒都得自己親自來,因為真正懂公司管理的人,在村裡壓根兒就挑不出來。
理想總是在熱血的青春中誕生,可一旦落實到實際,就是滿腦門的官司,和忙不完的種種事務。「個人很努力,集體不爭氣」,就是高原在創業初期,最真實的寫照。
現在才是真正的孤立無援,他只能憑藉自己在大學圖書館裡看過的知識,以及在北海積累的一些經驗,兩眼抓瞎地摸著石頭過河。未來到底能走多遠,能不能把項目干好,其實高原心裡也沒有十足的把握。
俊山坐在辦公室看著高原出神,他感覺兒子越來越像樣了,做事不急不躁、條理清晰,剛才來的時候,周圍的人還熱情地跟兒子打招呼,言語間都充滿了敬意。
他深知兒子能夠走到今天,能長這一身本事,得需經歷要多少磨難和挫折啊?!情到深處,他也只能別過頭,望著窗外的夜空,讓淚水一點點模糊著視線。